解决方案
The solution
楼宇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化楼宇 / 2014-12-21 17:36
智能楼宇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把大楼建筑物的结构和装修比成一个人具有健康的身体和俊美的外表,那么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所构建的智能化系统,则使建筑物具备了聪明的脑子和敏锐的视觉、感觉、听觉,它可对建筑物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通过智能化系统做出适当的反应,为建筑物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各种信息,营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环境。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系统以楼宇的建筑环境为支持平台,主要由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三大系统构成。
楼宇智能化系统主要通过以上各功能弱电子系统,精心设计整合,构成一个整体,并根据需求,实现系统集成,将楼宇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一、楼宇自控系统
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智能化楼宇的基础,目标是对楼宇的机电设备和能源实现智能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应采用集散或分布式控制的方式,由管理层网络与监控层网络组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满足建设方管理的要求,为楼宇提供高效率的系统管理,为楼内的机电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为大楼提供舒适工作环境。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对楼宇的变配电、空调与通风、给排水、照明、电梯等设备的监控。
1)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监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2)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监视、测量、记录。
3)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4)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5)对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6)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
7)对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监视。
2. 火灾报警系统
为充分保障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防范于未然,火灾报警系统是大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系统。只要任何地点发生火警,火灾传感器即时发出信号并传送给消防中心,消防中心通过计算机处理,排除误操作后,随即开通报警信号及紧急广播,自动喷淋设备等,对火场面积进行有效地控制,并协助人员安全疏散。
3. 安保管理系统
安保管理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楼宇的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及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安保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安保巡更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
1)防盗报警系统。根据安防管理的需要,结合大楼环境条件,设置周界防护、楼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和报警。
2)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安防管理的需要,对楼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视频探测的画面再现、图像的有效监视和记录。对重要部门和设施的特殊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
3)出入口控制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安防管理的需要,对楼内外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控制与管理。系统应具有报警功能,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4)巡更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安防管理的需要,按照预先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更软件程序,通过读卡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是否准时、是否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5)车辆管理系统。系统应能根据各类建筑物的管理要求,对停车场的车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计费等综合管理。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能为大楼管理者及楼内的使用者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并提供快捷有效的办公信息服务。系统应能对来自大楼内外的各类信息,予以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等综合处理,并提供人们进行办公事务决策和支持的功能。
办公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现办公自动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先进设备来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防止或减少人为的差错和失误。
办公自动化是多层次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综合。一个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包括信息的生成与输入、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信息的复制、信息的传输与交流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功能。
办公自动化的模式有:
事务型办公系统:应具有文字处理、文字安排、文件库管理、行文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编辑排版、电子报表和其他数据处理。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又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
管理型办公系统:具备事务型的全部功能,另应增加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
决策型办公系统:具备管理型的功能,增强辅助决策功能DDS,具有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组成的决策功能。
三、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
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为大楼的管理者及大楼内的各个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能对来自大楼内外的各种信息予以接收、存贮、处理、传输并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系统应提供的各类通信及语音接口,通过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引至各个用户终端。
智能楼宇的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内部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能与外部通信网(如电话公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系统向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包括语言文本,图形、图像及计算机数据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服务。
大楼的通信网络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大楼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它能使大厦内部的语音、图像和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大厦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
2. 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是现代楼宇不可缺少的部分。系统向建筑物内公共场所提供音乐节目和公共传呼信息,以及紧急播音。系统应与紧急广播相连,平时播送背景音乐,出现火警时,播发紧急广播,引导人们疏散。
3. 通信系统
固定电话通信系统:设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或采用公网的集中小交换机。实
现楼内外语音通信的需要。
无线通信系统:大楼内设置无线通信系统,在系统覆盖的范围内提供双向通信,满足大楼内管理人员通信的需要。
移动通信中继系统:在大楼的地下层以及移动信号微弱或屏蔽区域增设该系以及统,避免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满足手持移动电话机及大楼管理人员手持无线对讲机通信的要求。
4. 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
大楼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将大楼内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内部局域网,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系统应由网络结构、网络硬件、网络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组成。
5. 卫星有线电视系统:
智能化楼宇的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一部分,系统不仅用于接收卫星广播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
6. 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配备同声传译、会议投票、表决、主席控制、会议视听、远程会议等多种现代化电子会议设备,能满足大楼召开各种多媒体会议的需要,提供一种现代化的高效、便捷、效果良好的会议手段。
7. 电子信息显示系统
电子信息显示系统用于实时播放新闻,天气预报及商业广告。
四、系统集成
面对楼宇内众多需要监控的对象和子系统,大楼应该具备一个综合集成的网络平台,做到既有分系统相应职能部门的控制和管理,又有相互的协调和统一,这就是大厦的各专项弱电子系统和系统集成的组成结构,即所谓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达到资源的共享,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就是实现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系统集成的全过程不只是为用户提供一些具体设备和产品的简单组合,而是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虽然它采用了多种技术和产品,但是它要为用户提供运行标准的保证,也要确保系统的相互操作一致性,使不同的设备、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和内部互操作-致性得到保证,并且与建筑物环境相互协调,体现出系统集成后的附加值。
系统集成包括设备的集成、系统软件的集成、应用软件的集成、人员的集成、组织机构的集成和管理方法的集成等各个方面。一言以蔽之,系统集成是对软件、硬件以及多元化信息综合和统一的过程。
系统集成对于操作者而言就是系统平台的集成。所谓“系统平台”就是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当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两者进行集成时,需要将那些硬设备联结在一起的网络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更重要的是需要支持网络间互连的设备、接口协议、联机事物处理的支撑软件和一组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可以说,系统平台集成的关键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集成系统的特征表现为:
A)对软件、硬件和多元化信息的流动,实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B)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
C)功能齐全、完备,在各个子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派生出许多新的功能。
D)用户界面统一化,操作简单、方便、友好。